戴华:铸造百年华宏
2014年03月05日 来源:江西商报同为在南昌的修水人,戴华之名可谓如雷贯耳,他所创办的华宏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华宏”)是江西本土最大的汽车销售企业。典型的“高、富、帅”让他成了修水人的一个标杆,每每谈起,俱与有荣焉!
1994年8月15日,26岁的戴华毅然在江西铜鼓县创办了第一家私营性质的摩托车贸易有限公司,秉承着“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的人生信条,戴华的摩托车生意越做越大。成为江西摩托车销售行业佼佼者的戴华,却在2002年突然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逐步调整摩托车销售的份额,转向汽车销售服务行业,并于同年成立了江西华宏汽车有限公司。
2014年,华宏已走过20年,也是戴华事业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用诚信表达自己的智慧和气魄,不做划空而过的飞雁,我们要铸造一个志在千里的百年华宏。”这是戴华对过去20年的一个总结,也是他对未来更多个20年的寄语。
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走进华宏的办公区,大厅的玻璃柜上层层叠叠地摆放着几十面荣誉奖章: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卓越企业,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中国车商榜样十佳雇主企业,江西省著名商标等等,这些都是华宏20年的一个见证。旁边的墙上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书“诚信至上,锤炼百年华宏”几个大字,鲜明地昭示出华宏欲做百年老店的目标,时刻提醒着华宏人朝着这个目标奋进。
初见戴华,一米八零的身高,仪表堂堂,穿着一套无一丝褶皱的深蓝色西服,显得有些严肃,说话时语速缓慢却很稳重,脑中不自觉浮现安妮宝贝描写成熟男子的一段话:“专注工作,并且独具一格。用一生来做对和做好一件事情。内心分明他的取舍和执着所在。对自己有节制。对待生活和感情,他们亦是清淡的,明朗的,生活干净整洁,每日梳洗利落,穿着精致简单,他们的内心有重量,厚实可靠。”
回首华宏20年走过的路,戴华也流露出万千感慨。
小学和中学时期的戴华,是在修水县一个小山村度过的。家里有兄弟姐妹五人,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早早地就开始承担家庭重担。生活的艰辛、父母的严格历练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格,培养了他诚恳待人、做事认真的个性。戴华说,如果不是成长在困难的环境中,就不会有他现在的成就,有过那种磨难,才能克服之后遇到的那些困难。
20世纪90年代初,戴华抓住改革开放的时机,凭着一股年轻人的干劲,初生牛犊不怕虎,商海搏击初试水。他发现摩托车市场正在蓬勃兴起,人们对灵活方便、机动能力强的摩托车的热情空前高涨。基于这种趋势的判断,面对国营公司的强势,戴华不顾亲朋好友和许多好心人的劝阻,经过慎重的思考,毅然决定进入摩托车行业,要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经销商。
1994年8月,在经过一番详细的市场调查后,戴华毅然在铜鼓县创办了第一家私营性质的摩托车贸易有限公司,逐步开始了人生事业上的发展。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这是戴华的人生信条。很多商场人士都谈起过,戴华是天生的生意好手。戴华的生意经是“不做短线,要做就做长久的生意”。从摩托车公司成立伊始,戴华就确立了公司的信条:诚信为本,打造百年老店。本着这种精神,戴华的摩托车生意越做越大。
1995年修水华宏摩托车有限公司开业,1997年在南昌成立江西华宏摩托车有限公司,随后两年间相继在江西各地成立摩托车销售分支机构,把摩托车销售业务辐射到了江西全省。2001年扩展到湖南投资,创办了湖南华宏摩托车有限公司,销售业务已延伸到湖南的县市和乡镇。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华宏摩托车一跃成为江西、湖南非常有影响的摩托车销售企业,戴华和华宏的名字在湘赣两省摩托车业界如雷贯耳,实现了戴华在进军摩托车市场初期就立下的誓言: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逆势而上,成功转型
企业要具有时代性,你不能适应这个时代,只能被时代抛弃,就像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90年代末21世纪初,居民的消费能力从几十、几百块钱向几万、几十万元转变,汽车作为新兴产业,前景不可限量。坚信一个人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戴华在2002年成立了江西华宏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行业。
2005年1月18日,作为华宏第一家店,华宏汽车一汽—大众青云谱4S店开业。
虽然有巨大的抱负,但这段路上戴华却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2003年是中国汽车品牌4S店业务“井喷”时期。有人开玩笑说:只要装上了四个轮子,就能卖得出去。这段时期,甚至创造了经销商半年就收回全部投资的神话。但是从2004年开始,由于汽车4S店的大量重复上马,导致了竞争过度,汽车销售市场进入了低潮期。
据戴华讲述,当时的汽车销售市场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容易,加上投入巨大,他也倍感压力。很多人都劝他放弃,说做汽车亏钱,何必苦苦挣扎,不如转行做房地产。理智的戴华却认为,做房地产不是自己的强项,他坚信汽车销售市场终会复苏。
古人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江西的汽车销售市场经历了四五年的寒冬,戴华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坚守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戴华也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机会。
2009年,中国汽车品牌4S店业务迎来一个大的消费“井喷”时期,戴华通过一系列的市场运作和品牌结构调整,使华宏在汽车销售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2012年,华宏集团已拥有奔驰、奥迪和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标致等高、中档汽车品牌十余家4S店,华宏汽车进入了江西汽车销售服务行业的第一军团。
戴华本人也收获很多,他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卓越人物”,并担任南昌市人大代表、青云谱区政协常委、江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江西省汽车行业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从修水那个偏僻、闭塞的贫困县走出来,一路拼杀,到现在的成就,戴华只用了三个字来形容:不容易。戴华的不容易也看在华宏人的眼中,在与记者的交流中,他们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戴总成功、光鲜的一面,但他这么多年所遇到的苦、累只有他的家人、朋友和合作伙伴才见过。”
两大工程温暖员工
在华宏20周年的纪念册《与梦同行》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年,华宏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中国汽车经销商百强企业质变的飞跃,最初是不断追求的一个梦想,现在是真实握在手中的成就。这个梦想不光是戴华的,也是所有华宏人的。
在汽车销售企业人员流动大、缺乏管理人才的行业背景下,华宏的中高层人员却能保持稳定,这都得益于戴华一直以来奉行的“以人为本”的守则。“从戴总经营摩托车销售公司开始,不管盈利如何,他都一定会为我们每一个员工缴纳各项保险,这么多年来从未间断过。要想做到这点很不容易,我们发自内心地愿意跟着戴总一起去实现打造百年华宏的梦想。”华宏企划客服总监张建平说。
戴华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如果员工工作不够严谨认真,他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根本所在,指导员工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员工重复犯错。
但是,受过戴华批评的员工却毫无怨言,反而对他越发尊重。因为他非常关爱员工,不仅能记得员工的姓名和生日,甚至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为他们适时送上关爱和祝福。员工都乐意与他开诚布公地谈论公司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戴华多次强调,“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是担当”,“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称职的领导”。他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视员工的进步为己任,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为了增加员工收入,让员工过上更好的生活。2011年,董事会通过了戴华提出的“华宏汽车集团2015战略规划”,公司要在5年内实现快速发展,通过提高员工收入和保障员工安居的两大工程,把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让公司发展的成果惠及员工,让员工活得更加美好,更加自豪。
戴华不光在物质上给员工以激励,更关心员工的精神追求。为了让华宏员工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戴华建立了集团三级培训体系,对高、中、基层员工进行常年持续培训。到目前为止,有数十名员工被送往各类高等院校深造。目的是为使企业和员工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戴华十分乐意与员工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业体会,总是利用各种机会,给大家讲述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是华宏管理团队的首席培训导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戴华要求他的团队能尽量来旁听,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抓住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
正是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求新的精神,华宏才能始终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别人止步的地方持续前行。
梦与爱心在一起
“企业必须讲诚信、承担社会责任,承担责任方可成就自我、升华人生。”这是戴华的社会责任论。他说,公司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指引,离不开广大客户的信赖和支持,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离不开员工的共同努力。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感恩之心,热爱自己的国家,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为事业的合作伙伴谋利益。一是要对所提供的产品负责,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让消费者满意、惊喜;二是要有社会良知,依法纳税、诚信至上、力所能及地回馈社会,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公民。
境界决定企业的高度,也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动力。20多年来,戴华一直资助山区贫困学生的助学工程和慈善事业,有几个他资助的贫困学生都已经大学毕业了。每当发生自然灾害,戴华总是第一时间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给予力所能及的捐助。但他觉得这些都还远远不够,华宏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帮助更多的人。
作为一名在南昌发展的修水人,在谈起家乡时,戴华几度感叹。他说:“翻身不能忘本,我希望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当中。我也希望我的企业能够到家乡去奉献爱心,帮助更多的人走出来。”
做好事不留名,多年来,虽然有很多媒体想报道戴华的善心之举,但他都一一拒绝了,他认为,帮助他人、改善他人都是他的分内之事。戴华不仅自己热心公益事业,他还要求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员工也多参与,他说,“华宏这种经营性的组织需要这种爱心,只有当员工都懂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才会更有创造力,更加善良。”
除了社会公益事业,华宏同时还一直热衷于为环保公益事业做贡献,多次组织员工、车友举办植树造绿活动。
20年,华宏书写了辉煌的篇章。然而骄人的成绩不是戴华就此满足的理由,而是创造“百年华宏”的信心和坚持基础,他在华宏20周年纪念的纪录片中这样说道:“一家公司要持续经营20年,并不容易。我们在逆境中始终坚持着一种梦想。我相信,只要华宏以坚持人才战略、品牌战略、资本战略、产品战略路线不动摇,构建华宏独特的商业模式,形成核心竞争力。我们还可以走过更多、更成功的20年。”
对话戴华:一个企业要善变
谈行业前景:汽车销售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记者:你认为新经济背景下的汽车销售行业发展如何?
戴华:虽然去年汽车销售市场没有高速增长,但依然在增长。中国汽车消费已经进入一个稳定期,不会下降。因为随着国家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城乡道路的改善,只会增加居民对汽车的刚性需求。
谈公车改革:公车减少,家庭用车却会增加
记者:多年来,华宏在江西省公务车政府采购市场上始终保持份额第一,随着公车改革,华宏在这一块的销量是否有触动?
戴华:汽车消费是在一个大的“盘子”中,虽然公车改革会减少公务车的采购数量,但相对的家庭用车就会增加,对我们来说,市场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谈职业规划:我不是单纯规划自己的事业
记者: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何规划?
戴华:华宏现在有2000多员工,我不是单独规划自己的事业,而是要为全体事业合作伙伴规划。一个企业要善变,但不是随意的变,要勇敢地改善经营过程当中不合适的因素。
谈个人爱好:人真正的健康从心理立足
记者:工作之余,你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戴华:我思想上是热爱运动的,但工作把人捆住了,没有时间去过多的参加一些活动。可我知道,要想经营好一份事业,必需有一个好的身体,所以我上班都是走楼梯,从来不坐电梯。除此之外,人真正的健康是从心理立足,虽然有压力,但要善于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谈家庭生活:事业和家庭在某一个阶段要取舍
记者: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家庭,你认为在家庭与事业间你处理得如何?
戴华: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对待。但人也是矛盾的,经营事业和家庭同样重要,两者在某一个阶段要取舍,但要和家人沟通好,只有家人认同你,在思想和行动上支持你,事业才会蒸蒸日上。我非常感谢家人,在她们身上花的时间太少。虽然关心、教育子女的时间少,但我觉得方法很重要,要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引导她们,当然这就需要我的妻子去花时间教育了。